号称什么都敢吃的广州人,在第一道北京“美食”前就跪了……

来源:NewTrouble 2017年12月17日 09:43

作为一名广州人,在国内各个角落奔跑的时候,总不免被问到“你们广州人是不是什么都吃啊”?大多时候我都会配合地说出“对呀,我们除了飞机汽车轮船不次其他都次哦(。・ω・。)”这样的千年老梗,实则内心正呵呵地骂对方是“愚蠢的人类”。

广州人当然不是什么都吃,只是对于“食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比其他省份(尤其是北方)的人们更广一些。再有,吃的前提得是好吃,那些脏的臭的,谁敢吃呢?

即便如此,我还是抱着强烈的“什么都要试试”的决心来到帝都,把网上那些《来老北京必须吃的xx道菜/小吃》给吃了个遍。实践发现,那些大排长龙的网红食物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那些曾让我嗤之以鼻的点心味道竟然也不赖,那些我念念叨叨要吃很多很多遍的大肉硬菜,吃一遍也就足矣……

好几个饿着肚子的夜晚,我回忆着回忆中的味道,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好吃与否那是见仁见智,但凭着这份清单,相信你会在北京城度过一段难忘的饱日子。

△▲ △▲


在老北京,有一种食物被外人形容为“卖鱼档下水道里的泔水”,它就是豆汁儿。绿豆经过浸泡、磨浆,倒入大缸中发酵,静置后淀粉下沉,上层酸臭液体就是生豆汁儿,用慢火熬煮烧成熟豆汁儿,配上焦圈儿和咸菜便可食用。

关于喝豆汁儿的体验,梁实秋先生写得最为酣畅:“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

一碗是肯定喝不完的,甚至连一口都难以下咽。不禁感慨,豆汁儿的存在,让我的食物链被重新排序:“胡建人”<广州人<豆汁儿。


王致和旗下的产品有很多,但不得不提的爆款一定是他家的臭豆腐乳。因呈长方体且外表青灰色,也被称为“青砖”。

极爱吃酸笋、榴莲的我,到北京的第一餐就尝试了王致和青砖。闻起来还行,有臭味但不浓郁,像重芝士。夹起一片炸窝头,沾了点臭豆腐汁,感觉尚可。朋友像给面包抹黄油一样给我抹了一块,挑衅道“你试试这个”。

入口还行,但一呼吸,臭气攻心攻肺攻五脏六腑,全身经脉瞬间被打通,酸爽得让人握拳跺脚,以头抢地,卒。

△▲ △▲


牛街白记的切糕,有白米面、黄米面、紫米等,外观壮硕如山,看着吓人。要多少切多少,切忌眼大肚子小,因为糯米+豆沙挺腻人的。但软软糯糯的口感着实可爱,让人念念不忘。

炸糕也是在白记买的,咬了一小口就皱眉了。硬,而且有油齁味儿。炸糕界的网红当属京天红了吧,但朋友说味道也都差不多,所以没专门去。悄咪咪地说一句,吃炸糕还是得到天津。

黑窑厂街的糖油饼,口感就像软了的甜油条。第一口味道好极了,但越吃越腻,建议两人分享。虽然不少老街坊抱怨这糖油饼卖得是越来越贵了,但门口排队买饼的队伍却也越来越长了啊。


稻香村作为北京特产的领头羊,不但深受外来游客的喜爱,就连北京人也是几天不吃就想得慌。

在从前的认知里,点心=虾饺、烧麦、蛋挞……精致且热腾。所以我一度对北京城的点心嗤之以鼻,心想那种干巴巴硬邦邦的砖头块儿能好吃吗?这次耐不住好奇,在稻香村店里自选打包了一大盒寄回家(少说也有20个品种,将近4公斤),家人不太爱吃,我只好每天吃几块,没想到竟然吃上瘾了!

京城点心很实在,馅儿很足,还能吃出奶香味儿。法式松饼、枣泥方酥和玫瑰鲜花饼在我心里排前三,好吃不腻,而且不会太干。枣花酥、抹茶酥、豆沙饼、牛舌饼、状元饼也广受好评,至于爱吃五仁月饼的人儿,可以买几块自来红试试!

*分店很多,不一一列举,认准“三禾牌”才是正宗的!


新侨三宝乐是北京的老牌面包店,装修比较有年代感。收银台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客人手上端着的盘子里横横竖竖地放满了面包,看似朴实无华,价格却也不低。

推荐这里的红豆包——闻起来是老式餐包的味道,包体很软,红豆馅儿细腻又不会太甜。吃之前喜欢先将其压扁,让面包更紧实,馅儿更均匀。一口面包夹着一口红豆馅儿,口感非常好。

△▲ △▲


不同地区的人的童年记忆中,都会有一瓶专属的桔/橙味儿汽水,于西安是冰峰、于天津是山海关,于广州是美年达,那么北京绝对是北冰洋。市面上销量最多的北冰洋是桔汁汽水和橙汁汽水,颜色相近,具体名称都标注在瓶盖上。

说不上非常好喝,但它的确垄断了京城的玻璃瓶汽水的市场,或许大家喝的就是一份回忆吧。就像北冰洋广告说的那样:真橙意,够橘气,还是咱北冰洋。


与时俱进的老字号茶庄开始开小窗口贩卖茶味冰淇淋,6元一个,分绿茶口味(颜色较绿)和花茶口味(颜色较黄)。两者的甜度都非常恰当,不腻,吃得出茶叶的清香。尤其是花茶口味,带着淡淡的茉莉花茶香和微苦口感,十分清爽。

唯一值得吐槽的就是蛋筒不脆,感觉像在舔纸皮。

*想吃冰淇淋得去景点(前门、王府井、鼓楼、雍和宫等)附近的大店面。

△▲ 小吃 △▲


炒肝其实是一道羹,以猪的肝脏、大肠为主料,以蒜为辅料,口感像粤港地区的“碗仔翅”,但汤汁更加油亮酱红,味道也更浓郁。

老北京吃炒肝有讲究:盛炒肝的碗要小,不用勺子,沿碗边转着抿。好的炒肝,芡汁勾得稀稠恰当,吃完了碗是干净的。可现在很多老字号都做不到这点了,店家也主动给客人配上勺子,呲溜呲溜的声音消失了。


一碗卤煮有三个固定元素:菜底、汤、火烧。菜底,即卤煮本人,通常包含肠、肺、炸豆腐,再加上几块聊胜于无的五花肉。

爱吃牛杂的广州人,自然喜爱卤煮。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碗到酱料区,一勺蒜汁,一勺韭菜花酱,一勺辣椒油,再放一大把香菜末,一口卤煮,一口火烧,再喝一口汤,就是冬天里对自己的犒赏。


曾以为爆肚是爆炒牛肚,后来才知道“爆”是一种讲究速度的烹饪技法,分为盐爆、油爆、水爆三种,其中水爆(简单来说就是白灼)最常见。“肚”指的就是牛、羊的胃部,牛肚通常可以分为肚仁、厚头、百叶、百叶尖,羊肚分为肚仁、散丹、肚领、蘑菇头、肚丝、肚板、食信、蘑菇、葫芦……不同部位口感不同,爆的时间也不一样。

肚儿再好,烹饪手法再精,也只是半成品,唯有加上一碗蘸料才得以完整,其中麻酱跟香菜是万万不能少的。再点一份爆白菜,脆甜多汁,这搭配简直妙绝。

△▲ 主食 △▲


南方的肉饼是一道菜,做法是先将肉剁碎,加入香菇、荸荠等配料和匀、腌制,铺平在餐具中,放入大火中蒸10分钟即可。而在北方,肉饼=饼+肉,最常见的做法是圆皮薄底,抹上肉馅,折叠,两面烙熟,大切八块,就着醋和粥吃。一张好的肉饼皮,两面要一样薄软有韧性;肉馅儿冒油而皮不出油,说明用的是好油好瘦肉,吃着不油腻。

还有一种“饼+肉”叫烧饼夹肉,烧饼指的是刚出炉的芝麻烧饼,肉则可以选择熟猪头肉、酱牛肉、酱羊肉、肘子肉等。可是烧饼太干,有点噎,我无能欣赏。


大部分南方人是吃不惯老北京炸酱面的。炸酱色黑且口味重,无论视觉还是味觉,都有种直击后脑勺的冲击。

这个时候菜码的价值就显示出来了。心灵美萝卜丝、青瓜丝、豆芽、豆苗、黄豆粒、青豆粒、芹菜粒……多少也有个五六碟,清清爽爽,中和一下炸酱的味道。再就上一口蒜,来一碗面汤,齐活儿~

△▲ △▲


原以为羊蝎子是羊肉和蝎子合作的一道菜,摩拳擦掌,心想“大补大补”。殊不知羊蝎子说的是羊脊骨,带着零星羊肉,远看像蝎子,炖汤挑肉吃,这就是羊蝎子火锅。

羊蝎子主要分为脖头、飞机翅、羊尾尖。脖头肉多可吸食骨髓;飞机翅肉最少但也最香;羊尾经常摆动,因此肉最嫩滑。

不需要所谓的精品,点一锅普通羊蝎子,咕嘟冒泡的微辣老汤就足够刺激。酒过三巡,大家面色红润,望着面前堆积着小山般的羊骨头,吮着手上的汤汁,享受实实在在的快意。


铁炙子是由扁铁条加上圆形的外框子组成的一种烤肉用的炊具。最早为了便于拆卸挪动,后来发现铁条间的缝隙正好,火不会直接烧烤食物,烤出的油脂滴落又不会油腻,于是就有了炙子烤肉。

将用香油、酱油、料酒腌制好的肉,与大葱丝、洋葱条、香菜等佐料一起倒在炙子上来回翻烤,最后根据个人喜好撒上辣椒粉或孜然粉,熟透后即可食用。这样烤出的肉片滑爽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铜锅涮肉,北京人叫支锅子,别看简单,却也十分讲究。铜锅涮肉有三大忌讳:最忌讳吃冻肉,必须吃手切鲜肉,尤其是手切鲜羊肉,久煮不老,口感细嫩;忌讳之二是吃重味,从不讲究汤料里放多少佐料、中药,一锅水两段葱三片姜,汤头清澄,也是验肉的根本;蘸料也不能多,麻酱再搭配韭菜花或腐乳足矣;忌讳之三是在吃的过程中加碳,既不卫生又败兴,但现在使用的新碳耐烧,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牛街最老字号的清真涮肉——聚宝源,天一凉又开始火了。店内外坐着吃涮肉和等涮肉的客人们,拖家带口,或携三五好友,味道之美显而易见。


因为我不吃大葱,所以京酱肉丝之于我的乐趣就大大减半。再加上吃京酱肉丝的那家餐馆,糖放重了,肉丝色泽偏黑,米饭冰凉,所以我对京酱肉丝的印象可谓一般般。

相比之下,宫保鸡丁更深得我心。这道几乎被贴上老北京标签的川菜,有我喜欢的辣,也有我喜欢的炸花生米。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再加上清新爽口的青瓜粒,真是一道下饭菜。


对于北京烤鸭的记忆要追溯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暑假,和妈妈及她朋友一行人到北京旅游,在长安街附近的全聚德吃了顿烤鸭。记忆已有些模糊,只隐约记得那段路打不到车,我们在很热很热的天气里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点一套鸭子,起片后也装不满两碟,鸭架煮汤,还点了份西芹百合。我只顾着盘中的分量,忘记了味道到底如何,对于烤鸭的印象也就只流于贵且不饱。

北京,不是最好(hǎo)吃也不是最好(hào)吃的城市。但在我心里,老式的餐馆、直爽的店员和热情的食客,共同组成了一个超越味道的存在。

还记得在李记酱肉,隔壁桌一大叔,边吃着凉菜,边“偷听”我们聊天,终于忍不住问“姑娘你是哪儿人?噢广州啊,你们广州人是不是……”

“对啊,什么都吃。” ^_^

—————————————————————

Topic | 互动

赞美或吐槽一道你最难忘的北京美食吧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