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给人的感觉一直是豪爽大气,牧民们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白食
蒙古族把奶食习惯地称为白食(查干伊德)。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
白食制做简单却有趣。在食用时一般都有"德吉"的礼俗,也就是把第一杯或碗食品首先让客人品尝的礼节。
奶茶
奶茶,蒙古语叫“乌古台措”。主要是用青茶砖或黑茶砖加奶、加盐熬成的。是蒙古人日常饮食中最看重的一种饮品,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
奶豆腐
奶豆腐,又叫奶干,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奶皮子
是把马、羊、牛和骆驼鲜乳倒入锅中慢火微煮,等其表面凝结一层腊脂肪,用筷子挑起挂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属鲜奶中的精华奶皮,蒙古语称"乌如木",是奶食品系列中的佳品,营养价值颇高。
马奶酒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红食
蒙古族把肉食习惯地称为红食(乌兰伊德)。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
手扒肉
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用传统的方式宰杀,剥皮去内脏,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涮羊肉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饥肠辘辘之时,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捞出后撒细盐。忽必烈于是赐名为“涮羊肉”。
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肉制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千百年来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佳肴,是蒙古族招待贵客的传统名肴。烤全羊是目前肉制品饮食中最健康最环保最绿色的美食,烤全羊外表金黄油亮,外部肉焦黄发脆,内部肉绵软鲜嫩,羊肉味清香扑鼻,颇为适口,别具一格。
羊杂
羊杂即羊下水,把羊头、蹄、心肝、肠肺以及羊血洗净、煮熟、切碎。加上葱、蒜、辣椒等调料,装入锅内,放一块羊尾油,还可另加细粉条,煮好后,捞到碗里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涎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