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店市有条美食时光隧道,带你重返童年

来源:舌尖上的泉州 2018年01月08日 13:20

谢谢你,一直在

晋江有个五店市,谁都知道

五店市里,还有一个地方

门口不醒目,

有充满年代感的牌匾和被磨滑了的木纹

向路人倾述着故事。

不信,你听!

出走半生,家乡味才是少年感

一条只有800多平方的老街,

藏着晋江最全的地道小吃,

刚跨过小石阶抬头就能撞进眼里的六角井大肠猪血,

汤汁像被用力焖进食材里,

咬下去才吃得到那犹如小时候母亲亲自洗、灌猪大肠的口感。

隔壁的土笋冻怕是出了泉州便再难寻到的味道。

嗯!只有晋江才找得到的味道!

美食街内有2家土笋冻——肖民和五叔公。

肖民的胶质弹性大,调料的蒜味重,

五叔公胶质软糯,调料重酱油味儿。

而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的炸物,菜粿和醋肉

是很多晋江人小时候的早餐回忆,

是伴着

焦头烂额赶功课一起下咽的岁月。

还有炸枣、咸粿以及润饼菜。

润饼菜很早之前就有了,

清明时节总要一大家围在一起卷煎饼,拌馅儿。

团团圆圆的。

美食街像首漫长的史诗,

融着浓浓的晋江味儿,

也摊开双手拥抱别处。

在小吃街的另一边,雪花冰、铁板烧、日式港式小食

与本地传统美食温柔碰撞,

如在烟花三月的人家旁扬起一阵戏水声,

矛盾,也和谐。

只道一句,谁能初心不负

五店市啊,现在越扩越大了,也愈发现代化了。

您是担心五店市被商业化后失去了当初打造它的初心吗?

可那是必然的啊。

(——润饼菜老板)

自海角有个五店市,

此后,

来五店市旅游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年轻人比较不来美食街,都爱去外面那些店啦。

(——王大叔鸡蛋仔老板)

好像还是3年前那个五店市,但好像又不是了。

五店市被打上了“旅游地”的标签,

毗邻繁华的万达。

所幸,在灯红酒绿的时尚区,我们还有一条美食街。

1号档口的老板,永远挂着憨厚的笑脸。

六角井大肠猪血的百年传承,如今子承父业,日复一复搅着大锅,递出一份份热汤。

润饼菜的老板永远笑脸相迎,

3年来,这些人一直都在,人没变过,味道也没变。

优品店的蔡老板小时候就是在五店市长大的,

后来五店市保育才搬了出去。

好像时间停在了小时候。

(——优品老板)

只要美食街这条老街在,五店市的初心,就不会改。

红砖古厝,回忆逃亡者的驿站

晋江只有一个五店市,

老一辈人都是在红砖古厝里长大的。

在美食街里工作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大肠猪血老板)

大抵是这脚下的砖,顶上的梁

和此刻正好的午后阳光。

一切都是他们童年里略显褪色的故事。

年轻人听到的是一砖一瓦的情怀,

年长者诉说的是一点一滴的回忆。

我是真的很开心,晋江有条这样的美食街。

(——雪花冰老板)

卖雪花冰的曹老板来自河南,是个相当健谈的人。

在五店市工作以前,

是荣誉酒店的甜点师傅。

到2018年为止,曹先生在晋江正好待了20年,

最美的年华在晋江。

在膨胀如迷宫般大数据时代,

在美食街,点份小点,

坐下来听听熟悉的乡音,

听听风与古墙的耳鬓厮磨,

听听你在城市里乱了的脚步声。

▍浮光掠影,还有些话想说给你听

五店市外围那圈确实是商业化比较严重了,不过这条街还算是很古色古香。价格也不贵,就是偶尔忙起来时店家做东西比较慢。

(周末特地从惠安来美食街的吴小姐与张小姐)

很怀念以前的老房子,经常跟朋友过来吃,但是希望美食街可以稍微大一点,不然总感觉有些挤,也希望更多本地传统小吃进驻美食街。

(晋江,吴先生)

这里的东西很好吃也相当正宗,主要是特别全,不用到处找。作为一个旅游点来说,美食街的小吃真的不贵,不过希望美食的分类可以做好一点,醒目且精细一点,会比较方便好找。

(一年来一次晋江的南昌一家人)

美食街里有的不止风情,还有人情。

很久没见、感情渐淡的老朋友们,

就今天吧,

我们约在美食街可好?

走街串巷丨第26期

编辑:奈儿 摄影:KK

- 舌尖上的泉州出品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