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宽容大度不是懦弱

来源:食品与健康 2018年01月17日 04:39

...择善良 忍让 宽容,不是软弱选择善良 忍让 宽容,不是软弱因为我...

姚乔

宽容大度,说的是一个人的胸襟。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推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宽容大度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著名的“六尺巷”,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遇到纷争后宽容处之的故事。一天,张英收到家信——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挥笔写下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立即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后,亦相让三尺宅基地,成就了著名的“六尺巷”。

《说文解字》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屋宽大也;容,盛也。宽容,是对他人尊严、权利和自由选择的尊重,是在遵守法律与不违反道德约束的基础上,避免社会群体产生纷争的一种行为修养与人生智慧。在家里,父母嘱咐我们“得饶人处且饶人”;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世界上比海洋和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在工作岗位上,前辈指导我们“不要与他人斤斤计较”。于是,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大度的人,一个有容人之量的人。

但是,现实生活中,坚持宽以待人的我们,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回应——让人三尺,而得六尺之报呢?事实上,很多时候,宽容变成了“软弱”“应该”,甚至是“懦弱”“好欺负”的代名词。例如,对待朋友大度,在朋友眼中成了理所当然的“义务”;包容子女的一味索取,无论提什么要求都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却觉得这是父母“应该做的”;对待邻里谦和,遇到矛盾主动化解,在别人看来那是“你自己乐意的,我可没有强迫你”。

为什么我的“宽容大度”在别人眼里成了“懦弱”的代名词呢?

1.“宽容”被误解为“怕惹事”。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遇到纠纷不逞强,宽容处理,即使是占理一方,也不咄咄逼人,有时会被人误解成为示弱——并不是因为你有道德、有修养、有涵养才有容人之量,而是因为你怕惹事,胆小懦弱。

2.人的需求的不同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两大类,只有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追求高级的需要。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的人,往往是那些对精神需要有追求的人。他们看淡了得失、淡泊了名利的处世态度,有时候却给了“蛮横之人”可乘之机。

3.“宽容者”本身可能是具有依赖性。某些情况下,一个人过分的宽容,比如对他人的无理要求,自己能力范围之外、力不能及的要求,依然会承担下来。事实上,这是由于自己具有一定的依赖型人格。可以反思一下,自己遇事是否会感到软弱无助,做事犹犹豫豫、没有主见; 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能干;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宽容,是有限度的,是双向的,是忍耐、温和、谦逊等道德品质的合集,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美德。世界的本质是“多”而不“一”,正是由于物质存在的多样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些宽容,才能在差异中寻求和谐,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不让自己的宽容大度被人当作懦弱呢?

1.设置明确的边界。宽容大度,不等于没有条件,没有边界,没有底线。只有让他人明确地感知到我们在乎什么?我们因为什么在处置纠纷的时候不逞强?我们因为什么才会给予无私的帮助?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理解。

2.学习拒绝。我们需要练习说“不”,练习拒绝自己能力之外的求助,练习在不感到羞愧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立场,练习表达困难的情绪。

3. 正确表达。正确地表达对于沟通至关重要,表达的方式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中提到过有效沟通的4个步骤:观察对方的行为;表达自己对行为的感受;猜测对方的需要;表达请求。我们无论是寻求他人的帮助、体谅与谅解,还是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处理事务,都应该遵循正确表达的步骤,让他人理解、了解我们的做法与想法。

4.同理心训练。所谓同理心,也叫共情,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想法、情绪。这是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技巧之一。通過换位思考,理解对方,耐心倾听,按照别人所希望的方式去对待他,这样做能避免“好心办坏事”“宽容被误会为软弱”。

5.改善依赖型人格。上文中提到,有时候一个人过分宽容大度,是因为具有依赖型人格。为了克服软弱和依赖心理,你可以做一些需要独立完成的事,列出计划表,每周完成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或体育活动。这样做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掉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惯。

宽容是双向的,是互敬互爱衍生出的美好,是对“不同于我”的尊重与理解。希望你我能够共同成长,宽以待人,并成为值得被他人理解、包容的更好的自己。endprin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