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泉地处太行山脉的中段,是一个典型的山城。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当地民众适应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太行饮食文化系列。这红稠饭,原料是红小豆、南瓜、小米。选料要用好红小豆、老南瓜(当地人叫倭瓜)、当年的新小米,这是做好红稠饭的基础。烧开了水,下红豆煮,红豆基本熟了,加入小米、南瓜再煮至粘稠,用擀面杖搅动,使得红小豆、南瓜、小米充分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盖好锅盖,关掉火,焖一些时候就是最好吃的时候了。做这些饭很辛苦,如果计划当天早上吃,前一天就得准备原料,从凌晨五点多就开始上火制作,全靠小火慢熬,正因如此,开锅后色泽才能深红如朱,味道才能醇厚香甜。它有粥的香糯,米的粘稠,饭的瓷实。老乡们是这么说的:红稠饭就是好,小米豆类营养高,就上酸菜味更妙,男人吃上性格好,女人吃上不长膘,一顿一碗能吃饱,价廉物美味道好。



这周末正好听说了阳泉郊区西南舁村里搞民间祭祀活动,早餐就是大锅红稠饭,天刚微亮,不大的小院里就挤满了吃红稠饭的人们,只见男女老幼有的拿大盆,有的拿大碗,在红稠饭大锅前围得水泄不通,急得旁边的一位大哥直说:“不要着急,不要挤,都有份,越慢就是越快,越急就得越不急。”听着大哥这饶口的话,我又笑却又不解,大哥这样给我解释:“越想快点吃,大家就得越遵守秩序,虽然表面是慢了,但事情能有序进行了,反而是速度加快了,所以,越着急的事儿,越是要不急不慢,这样事情就顺利了。”我听了,也真有道理,看来,朴素的哲理和智慧永远是蕴藏在民间的。




西南舁村的人很好客,我一来拍摄,他们就要我先吃了饭,说吃点饭也有力气,再说,一会饭就凉了不如热气腾腾地好吃,我却是耐心地告诉他们,我要拍摄的就是享用这这民间美食红稠饭的热烈气氛,特别是冬天的早晨,冒着热气,烟雾腾腾,众口一味的热闹场景,等我吃了饭,就什么都误了,劝我的大哥听了,开始协助我拍摄,大锅红稠饭揭开时,我找好位置,告诉他们,先让我拍了,再开始给大伙盛饭,在拥挤的人群中,我要对着打饭的人拍,人们就主动给我让出来位置,我还想站在高处俯拍,他们也主动把我扶到凳子上,还给我背上装备送到房顶上,当我拍完时,两大锅红稠饭已是锅光盆净,我正遗憾拍了一早上,也没有尝尝这味道诱人的红稠饭,盛饭的大哥却拉拉我的衣袖,把我引到旁边的屋子里,热炕上扣着的一个小盆里,大哥特意为我预留了红稠饭,吃着这香甜味美的红稠饭,我感到全身暖融融的,不仅是红稠饭好吃,这里的民风也像这红稠饭一样,味道醇厚,古朴热烈,令人回味。

——————————————————————
历时四年,遍访各地,
深度拍摄,匠心呈现!
民间中国系列-《 中国手艺人》 白英 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京东图书有售:https://item.jd.com/12157951.html#none

三十五位手艺人 三十五种手工艺
用耐心成就初心 用匠心书写传奇
影子之美 自游之旅
图文原创
初心无极。
摄影就是智慧的修行,
是清晰地观照世界,
是真挚地表达情感,
是由衷地懂得感激,
是深切地体味幸福!
欢迎关注 扫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
搜索 yingzizhimei 关注!
QQ:406902551 号:yingzi299348
欢迎各位朋友阅读、转载、分享。
原创图文作品,作者拥有全部著作权。
平台、网络平台、纸媒等媒体使用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