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上大理
编辑...汇客廰文旅
在大理有一道不常见的传统美食
凡吃过的人无不称手叫绝
被称为天下一绝
此为吹肝
吹肝由来
吹肝是大理鹤庆的一道特色美食,每逢春宴或是招待贵宾时,吹肝才会作为食物摆在桌面。
吹肝的制作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徐霞客在《游湎日记》里对吹肝大加赞赏,使吹肝的名声远扬。
吹肝,也唤做风肝,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风干的猪肝。
因是用人力将猪肝吹鼓起来,以至风干食用,故名吹肝。
又因切面似蜂窝,又名蜂肝。
吹肝制作工艺十分讲究,过程复杂,很难批量生产,又因香脆耐嚼,味道独特,故被当做稀有美食。
吹肝制作
寒冬腊月是制作吹肝的绝佳时期。
将白酒、红粬(主料)、精盐、五香粉、鸡蛋清调搅均匀,做成调料汁备用。
将新鲜完整的猪肝清洗干净(猪肝不能有破损且带苦胆),找一根管子插入肝内吹气。
吹猪肝是关键步骤,这需要肺活量大的男人来做。吹肝的人需要掌握力道与技巧,用力过猛,猪肝会炸开漏气;用力过小,猪肝胀开不匀,影响口感。只有将气体均匀到达猪肝的每个角落,才算完成。
猪肝膨胀后,灌入事先准备的调料汁,边灌边往猪肝里送气,如此反复,直至调料灌满整个猪肝,再将肝管扎紧,放到太阳下风干。
直至水分蒸发,再将苦胆摘除,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贮存一段时间,就可以成为一道美味的食物了。
吹肝小吃
自然风干的猪肝,经过时间磨砺,胆固醇充分挥发散失,收缩成纤维状,像受热膨胀的馒头,切面密集着气孔,无论清蒸或油炸,味道都浓香可口,味道上乘。
凉拌是吹肝最诱人的一种吃法。
将吹肝煮熟,待其稍凉后切成薄片,整齐摆放在盘中,然后将葱花、辣椒油、酱油、醋、味精、红糖、姜末、蒜泥、芫荽等佐料放入碗中弄成蘸料。
香脆的风肝配上酸辣的调料,当下酒菜使再好不过了。
“六片”吹肝
白族有一个习俗,吃吹肝时,每人只能吃六片。
相传,唐代初年,洱海边居住着六个少数民族部落,历史上称为“六诏”,是白族的始祖。每年向唐王朝进贡时,每一诏进一份诏礼,同时,大唐回礼时也是每诏回一礼,共为“六礼”。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白族人民用汉语翻译出来,为“六六三十六,有福又有禄”,寓意着幸福吉祥。
故每次吃吹肝时,每人都只吃六片。
“
在大理,几乎每一位白族妇女都会制作吹肝,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吹肝。
如果你来到大理,绝对不能错过这道难得的美食。
【汇客廰文旅】致力于打造“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旅社群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