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名不虚传
徽州文化也令人陶醉
但你知道吗?
大黄山地区的美食
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我猜你现在有点饿了
别急!慢慢往下看!
小编整理了自己心目中的
黄山十大必吃美食
吃货们不要错过哦
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是徽州特色小吃,随处可见。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
黄山烧饼的烘烤可不是用电箱考,真正的祖传手艺是用圆形桶,在底部加入木炭温火烘烤。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烘烤之前撒点芝麻,会更香。
徽州石头馃
古城歙县的街头食摊,可以见到一种平底锅里放着一种扁平的面馃,上面压着一块油光滑亮的黑石头,面馃发出“嗤嗤嗤”冒油响声,喷发出袭人的异香,行人见了这种馃子,往往驻足摊头,等候品尝其味。
石头馃的馅料是用徽州的一些特产制成如霉干菜、豆粉肉、干豆角等这些干货利于长时间保存,据说在炎热的夏天石头馃在常温下还可以保存三天。而且这些干货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屯溪馄饨
冬天,黄山人对馄饨的喜爱绝不亚于饺子。尤其是在零下的温度里,若能捧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不知道是多少吃货的向往。
在屯溪千年古镇黎阳老街,常常有位师傅挑着一肩馄饨担子,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走街串巷,嘴里不停地吆喝着下“竹衣馄饨”啰!饺师卷着肉泥,裹上馅子,投入滚水,散发出诱人馄饨香味,馋得个个口水直流。
徽州毛豆腐
央视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里曾对徽州小吃做过介绍,其中,对虎皮毛豆腐做了详细介绍。用来霉制毛豆腐的老豆腐,要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因茸毛经煎炕后呈虎皮条纹而得名。
徽州毛豆腐四季皆宣,摊主肩挑一副豆腐担,一头是干柴和平底锅,一头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油煎起来,平锅上那热烘烘、香喷喷、作响的毛豆腐令人胃口大开。
臭鳜鱼
臭鳜鱼是绝对的徽州经典名菜,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臭”,一般初次尝试者不一定能适应,如见榴莲般。但闻着臭,吃起来却是酥香无比,因此这一极大反差,更增加了人们对它的推崇和喜爱。
臭鳜鱼的做法也很讲究,将鳜鱼用腌渍七天后,使鱼吸收了味道,同时也开始发臭。吃的时候放肉片、笋片、在油锅煎炸一小下,让汤汁慢慢吸收进去这样子做出来的才是外皮焦脆,而肉却细腻,回味无穷。
徽州石鸡
石鸡是大补食品,不少游客都冲着它而来。石鸡为栖息在山涧石缝中的一种蛙类动物,是黄山特产。多吃石鸡,夏天可以不长痱子、疮。
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扑鼻的香味,丰满的后腿,比鸡肉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品锅
黄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种火锅,相传是因皇上到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家里亲品后定名的。
一品锅的烹调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
清炒蕨菜
是黄山民间常食的野菜,形状如细竹笋,呈紫黑色。蕨菜营养非常丰富,食用鲜蕨菜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防癌强身等功能。其味道清香、鲜美润滑。
黄山河螺
黄山风味小吃。肉青白细嫩,且无泥腥气。加工时,先剪去其尾端,配上油、盐、葱、姜、醋,入锅烧炒,滋味特别鲜美,深受食客喜爱。
徽州圆子
“徽州圆子”是正宗徽菜品种之一。起源于歙县,别称“细沙炸肉”,约在200年前就己流传各地。其成品颗粒匀称,色泽金黄闪光,吃起来外层松酥、馅心香甜味美。
这种圆子是用炒米花等原料作外皮,内包馅心油炸、烧糖汁而成。 由于糖汁透明油亮,故又名“亮光圆子”,风味独特。
怎么样?
是不是更饿了
但是...这还只是
黄山众多佳肴中的一小部分
身为吃货的你
今晚不吃鸡
留着肚子买好车票
来品尝黄山的美食吧
图文来源:来玩吧黄山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