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美食小吃最能代表泉州?舌尖上的中国3告诉你

来源:泉州新闻通 2018年02月22日 10:53

当泉州的画面出现,自豪、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们就是这座城市最亲近的人啊!这一集提到了石花膏、土笋冻、面线糊,确实是泉州味觉印记的骄傲,这一回跟着小编再一次走进舌尖上的泉州吧~

石花膏

《舌尖上的中国3》第二集重点介绍了咱厝的石花膏,石花膏的原材料是海里生长的天然植物石花草,富含藻胶和丰富的矿物质。这类红藻类植物,和海蛎等壳类生物长在海里礁岩上。每年四五月间,惠安女等沿海居民会乘坐渔船,到人迹罕至的孤岛上采摘石花草,采集石花草需要等到退潮,然后弯着腰用工具把它从礁石上刮下来,极为不易。

在泉州很多人的记忆里,石花膏与仙草冻一样,有清热解暑功效,是泉州人盛夏的清凉利器。回想夏天,街头巷尾总摆着几摊石花膏小摊,和几个打着赤脚的小伙伴共享一碗,冰凉畅快。

一碗清澈的石花膏里,冰凉的蜜水、多样的配料,这是泉州人最原汁原味的冷饮,送入口中,暑气一扫而空。

介绍完秉正堂的石花膏,终于轮到面线糊上场了,作为泉州人的早餐美食之一,面线糊小店在泉州,几乎可以用“遍地都是”来形容,家家户户都会烹煮。

面线糊是泉州的一道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这次登上《舌尖》的面线糊小店,位于晋江莲屿头。街边小吃不仅美味,最关键是最能勾起人们心里的一份情,节目由年轻出国创业花甲回到泉州的洪培才点出这份家乡情。

土笋冻

土笋冻发源于泉州晋江安海,由海星虫经过熬煮,冷却后凝结而成,其肉质清甜,味美干鲜,配上酱油、蒜泥、芥末等调料,老少皆宜,清凉解暑,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疗价值,素有“海上冬虫夏草”的美誉。

就像节目中介绍的,

很久前,中原人南迁入闽

他们在泉州的山海之间落地生根

创造出丰富的泉州小吃

石花膏(四果汤)、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

全都是独树一帜

无论天南海北

闽南人对家乡的味道

都有特有的钟爱和绝不掩饰的自豪

除了美味小吃

咱大泉州的美景

也再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东西塔

↓↓↓

蟳埔渔村

↓↓↓

钟楼

↓↓↓

夕阳下的西街

↓↓↓

天后宫

↓↓↓

《舌尖3》带着满屏的香气

终于重磅回归

泉州美食元素再次登榜

整整5分多钟~

当熟悉的美食

常见的美景

一帧一帧展现在众人眼中

唯有骄傲可以表达现在的心情

为我大泉州打call!

综合整理 :央视、泉州晚报、网络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