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六,意味着年就过去一半了
从年三十儿到年初六,大家吃尽兴了吗~?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悦目”的美食作品
这些食物很好看,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没错,少了
“热气”
▼
与西方餐饮文化不同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讲究“饭要趁热吃!”
尤其是赶到逢年过节、满月寿宴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热饭、热热闹闹~
加了“热气”的食物看着会更温暖、新鲜
能够引起人的食欲
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
今天就教大家:
通过拍摄和后期技巧,给你的食物加“热气”
1. 大量热气及时拍
说到拍热气,可能很多小伙伴会觉得很容易,而实际上它也确实很容易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能用手机拍到热气,而且是大量的热气。外部气温越冷热气越明显,所以冬季比夏季更能拍到明显的热气,在拍摄时应注意拍摄时间,趁热气还在时及时拍。
热气的持续时间不会很久,几分钟后即会在空气中散去,没有了热气的食物即便是热乎的,但拍出来还是有种冷掉了的感觉,看着少了很多食欲。
2. 黑色背景更“出气”
虽然在食物有大量热气时及时拍都能拍到热气,但拍出来的效果并不见得都理想。例如下图:
一锅热气腾腾的美食,掀开锅盖,有热气,但不明显,这和背景有关。笼屉的画面结构较复杂,颜色和亮度也不能很好的突出虚薄的热气。
相比之下,以简单的黑色锅为食物拍摄背景,黑锅更易凸显热气的量和气的细微变化。俯拍时我们选择黑色的厨具或餐具为背景更容易“抓”住热气。
侧拍时,过亮、过杂的背景会使本就稀薄的热气更不易被察觉。
同样,选择一个黑色的背景效果会更好,可以从侧面拍出上升过程中的热气的形态。
3. 合理利用光线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更易拍出空气中的雾、气。
在大自然中,我们有幸可以拍到美丽的耶稣光。
同样的,利用好光线明与暗的艺术,我们同样可以拍出有感觉的食物热气。
在光源直射下,热气会被拍到更多、更明显。
4. 黑白特效显热气
当我们的拍摄环境比较杂乱、画面复杂、光线较亮时,很难在黑背景及光线上做出改变,拍到最佳效果的冒着热气的食物。
本就不多的热气会被环境“吃”掉一些,有些会融入到背景中,只是能被镜头捕捉到的热气少之又少。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后期调整,给我们的作品添加黑白滤镜的特效。
黑白特效能有效的将画面中的彩色清除只余黑白灰,使观看者的注意力更不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吸引,转而放在白色的热气上。
5. 人工添加“热气”热气”
上面4点是拍摄冒热气食物时的一些拍摄小技巧,那如果在拍摄时食物本身就没带热气,又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添加人造热气!
方法一:利用小道具
如果想制造比较大范围、持久的“热气”效果,可以选择烟饼。
烟饼在人像摄影等很多拍摄场景中都会被用到,用于制造假的雾气、烘托环境氛围。
拍摄食物时在旁放一块烟饼可以制造出假的“热气”。烟饼的位置、释放的烟量应视具体拍摄情况而定。
如果想降低拍摄成本、制造较少的“热气”,可以使用熄灭的火柴产生的烟或者烟头的烟充当“热气”。
方法二:后期PS加“热气”
如果是拍摄后再想给食物添加热气,可以通过PS进行添加。
利用画笔工具画出白线,添加风滤镜、再进行变形即可制造白色的人造“热气”。(详看百度经验“如何利用PhotoShop制作热气效果”)
这种后期效果虽然可以制造出热气,但并没有食物本身散发出的热气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