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报道的案例分析及策略研究

来源:食品界 2018年05月07日 23:52

食品安全法与案例分析报告.ppt

贺强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呈“井喷式”爆发,食品安全事件亦成为新闻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新闻媒体是公众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形塑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理解和认知。本文選取“僵尸肉”事件相关报道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媒体在报道“僵尸肉”事件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2.媒体应该如何进行食品安全报道,以便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僵尸肉”事件的相关报道梳理

“僵尸肉”事件最早源于2015年6月23日新华社记者李丹的一篇《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文中揭露了一些来自疫区或严重过期的“僵尸肉”流入大排档、餐馆,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新京报》于24日发表评论《“70后僵尸肉”何以横行人间?》;25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评论文章《“僵尸肉”折射监管漏洞》。与此同时,网易、澎湃等网络媒体也纷纷跟进,“僵尸肉”事件瞬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7月9日,“食品安全参考”发表了“食品安全资深记者”洪广玉的《剧情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报道是假新闻!》一文,质疑新华社报道严重失实,该文称通过采访发现报道中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均否认曾查处过“僵尸肉”,7月12日,新华社记者李丹通过新浪微博个人账号发文《公众利益面前,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何在?——与“资深记者”洪广玉商榷》予以回应。“僵尸肉”事件的事实真伪目前仍无法断言。

“僵尸肉”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

“僵尸肉”——标签化的隐喻。“标签化策略”,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给所报道的事件、人物贴上人们熟悉的、并形成了思维定式或刻板印象成见的事件、人物类别的标签。“僵尸肉”正是此例。“僵尸”一般特指人的尸体。媒体将其隐喻成那些冷冻时间长,且肉质存在问题的冻肉。

但是,这种“标签化”可能会带来负效应:第一,追求“眼球经济”,忽视受众的心理感受。当“僵尸”一词和食物联系在一起,难免会让读者觉得恶心。而且,媒体还配上僵尸图片,画面极其恐怖,容易给读者带来强烈不适。第二,造成刻板印象,误导公众认知。“僵尸肉”一词确实能够快速传播,但却容易让公众对所有的冻肉食品都产生顾虑,形成难以消解的“刻板印象”,使读者难以走出“再也不吃……”的心理阴影。

感官化描述,可靠性不足。“僵尸肉”事件报道中常常出现感官化、经验式和过于生动形象的描写。网易在报道中形容“僵尸凤爪”时写道“除了有可能加工环境脏乱恶心,无骨凤爪是工人用嘴撕的,你还想得到其实它比你年龄还大?那真是吃得一时爽,吃完就进火葬场。”这些过于感官化、经验式的描述能否成为食品安全报道的真实证据,是值得存疑的。而真正体现科学性和权威性的数据、案例、专业解释在报道中却较少。媒体在报道中习惯使用“相关人员”、“业内人士”等模糊信源,致使没有人来为信息真实性负责,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报道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由“僵尸肉”事件反思食品安全报道

新闻媒体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部分媒体和记者在食品安全报道上仍然存在问题。那么,新闻媒体应该如何更好地从事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报道呢?

积极与多元主体对话,更好履行舆论监督职责。自媒体、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报道方式的不足。“僵尸肉”事件正是有了洪广玉的质疑才让整个事件出现反转,开始让公众对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多元主体的参与不仅能够提供原创性的采访调查线索,也能够通过在对传统媒体报道的不断质疑和核实中,逐渐还原事件的全貌。因此,新闻媒体要积极与其他主体开展对话,挖掘事实真相。

媒体应把握分寸,保持审慎和理性。新闻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时,要遵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履行社会责任,不能为了媒体的自身利益而炒作。另一方面,记者要慎用“僵尸肉”、“变异鸡”等标签化的词汇,尤其是将其放在新闻标题中出现。而且,记者在描述食品安全事件时也不能哗众取宠,使用过分夸张的描述,而要把握分寸,努力做到客观和理性。

报道需以事实和数据为支撑,力求科学和专业的解释。一方面,记者要基于数据、案例和事实做出分析,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媒体还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让与其相关的各方都来提供信息,避免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媒体还应特别重视消息来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公众的不安全感部分来源于对信息的不确定。所以,媒体要多引用科学权威的信息,为公众答疑解惑,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总之,新闻媒体必须认清自己的职责,转变错误观念,优化报道模式,从而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