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外卖:BAT们打的什么算盘?

来源:食品界 2018年05月10日 05:47

金融业 互联网转战 bat

骆永华

“你吃了吗?”

“去哪吃?”

“想吃啥?”

中国人社交中的这些常用语充分说明了吃的重要性,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套用现在流行的互联网思维来概括的话:这就是十几亿大众用户绝对的刚需啊!

吃有很多种吃法:能在家吃早饭和晚餐那就享受和赞美下老妈或老婆的家常手艺;要宴请客人就得很任性不差钱的去酒楼和会所;真吃货就全国各地大街小巷找那些地道的老牌子小门脸;上班的时候咋办呢,有的时候三三两两找个茶餐厅、快餐店,有的时候就得考虑打个电话叫个外卖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外卖不再是打个电话然后傻等或者反复催单那么传统和麻烦了,最近一两年冒出了太多的移动应用想切外卖O2O这块市场。外卖库、到家美食会,以及腾讯系投资支持的饿了么、小米投资的我有外卖、美团旗下的外卖业务,甚至BAT这般大佬都自己亲自卷裤腿下水做了百度外卖和阿里淘点点。

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百度:2014年5月20日,主打中高端白领市场的百度外卖上线。对于一向算法为王,依靠关键词广告为它人导流而赢利的百度居然会去做这么重的一个生意,却是也让人醉了。难道真像他们自己软文宣传的那样:“百度外卖在外卖O2O领域,可谓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自营加整合第三方的外卖平台、依托百度地图进行LBS定位和推荐,再利用第三方物流完成配送,依托百度搜索和百度地图大平台,百度外卖试图在餐饮外卖这个刚需大品类当中抢占一定市场份额。”哈哈哈哈

外卖猛一看只是一些细分人群在特定场景下不得已的备份选择,而且做外卖O2O这事太辛苦既需要地推又需要配送,外卖的客单价又那么低、利润也高不到哪里去还要持续补贴来吸引客户培养用户习惯…互联网巨头们为什么会关注和重视这一块市场呢?他们图什么?大佬们为什么要巨额资金砸外卖市场?

简单概括,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

1、 餐饮O2O市场前景巨大

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餐饮总收入突破两万亿,而即使是大众点评这样占据市场优势的公司,其在2012年通过团购和优惠券帮助商户实现的交易额也不过50个亿,即使其中交易全部为餐饮交易,也只占市场总收入不到1/400,以此估算,所有互联网O2O企业只做了餐饮业不到1%的市场。

一个满足用户刚性需求、市场规模足够大、产业集中度足够低、现金流足够好的产业永远是资本的最爱,也是最适合打造一个互联网+平台的领域。

更何况一个天赐良机是互联网的冲击以及下一代人生活习惯已经在发生的剧变(比如90后就不爱做饭,且他们更宅。)本身就为通过服务商家实现资源整合、通过洗牌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机会窗口。

外卖既可以说是餐饮O2O大趋势下对一个更细分的价值诉求的满足,也可以视之为互联网+们在试图寻找一个团购之后切入和撬动餐饮O2O市场的更佳支点。

2、 外卖是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小额但相对高频的消费场景。

如果说工业生产遵循的是规模经济,市场营销遵循的是范围经济;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依然部分有效,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规律已经变成频度经济。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用户使用某个产品的频度越高,对用户而言学习熟悉、养成习惯的成本越低。高频度的产品和低频度的产品直接或跨界的竞争,自然高频度的产品更有胜算。所以,大家都在寻找相对高频的需求和消费场景,打车对于一个规模不小的特定人群而言是一个高频场景,而外卖同样也是。尤其是对于往往有支付业务以及互联网金融战略的BAT而言,外卖高频小额的特性,远比那些频次低、客单价高、利润丰厚却难以伺候的高端客户和业务更容易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

3、 提前布局,攥取先发优势和习惯红利。

如果说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行各业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将真正意义上颠覆并重建每一个产业。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的延伸,以后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才是主体,移动互联网包括一切。

移动互联网所拥有的能力和特性包括但不仅限于:①随身携带的掌上终端设备;②随时随地的网络;③日趋提升的访问速度;④多样化的用户场景;⑤高频次的使用;⑥地理位置相关;⑦人与人真正的连接;⑧二维码入口;⑨手机的传感化。结合用户需求和行业特性,充分利用创新技术赋予的这些能力,可以说移动+产业互联网的空间和潜力无穷。

移动互联网也好,餐饮O2O也好,最后开花结果的点是什么现在未尝可知,但是能找到并且抓住一个真正高频的应用,即使作为渠道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资产啊。

4、 竞争策略之:围魏救赵或跟随式防守。

对于BAT这样的大佬来说,他们的某个行动并不意味着就是他们的战略指向,即使他们的具体业务负责人摆开了架势喊破了嗓子,也完全有可能仅仅是一个跟随或阻击竞争对手的机会主义行为。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腾讯微博、百度卫士、阿里来往。所以同样做微博,有的是战略,有的是策略;同样做安全,有的是创新,有的是跟随。那么大佬们的互联网外卖生意里,谁是创新战略?谁是跟随策略呢?

5、 国外类似模式已经成功IPO

最后一个原因在我看来没那么重要,但在投资者眼里往往可能是影响决策的最后一个推动力那就是国外有没有类似的模式,而且已经成功了,这也是所谓C2C(Copy to china)的模式;所以2014年4月GrubHub、JustEat相继高溢价IPO,把这个行业的商业价值真正呈现了出来,这个无疑也给互联网外卖的中国热加了一把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