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苏帮袁源自于我们去朝阳大悦城的拾间街区品尝日料漫步时光,而苏帮袁与他隔窗相望,当初女儿凭窗说道:抽空来探探苏帮袁,看看如何。说过之后一直瞎忙没有前往,的确是离家有点小远,但我们全家都是很喜欢苏帮菜的,而为了这苏帮菜女儿不惜假日下江南,早早订好了国庆南京之行的机票酒店。刚刚结束的俄罗斯之行吃够了西餐大肉的女儿说回国要吃中餐了,我还没到家就接到了闺蜜的邀请:恰恰是苏帮袁,女儿得知后特别高兴。

朝阳大悦城拾间街区
5.26日我们如约来到苏帮袁,轻车熟路一下就找到了,位于大悦城7层拾间街区的尽东头。刚一进门就受到热情接待,并引导我们先签到,什么情况吃饭还要签到?之后弄明白了,这是苏帮袁朝阳大悦城店开业一周年庆祝晚宴啊!签到也是心意与新意并存: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用手指蘸上,在签到簿画的树干上按下你的指印。我没文化啊,第一次遇到这种签到。之后被服务员带到座位入座后又是眼前一亮:两把打开的折扇摆放在紫砂壶上,旁边还摆放着很多本《随园食单》,诗画意境浮现在眼前:折扇一面为画,一面是店长的小楷晚宴菜单。到此心情好激动啊,能受邀参加如此晚宴,受宠若惊,感谢好闺蜜!感谢苏帮袁帮主们!

苏帮袁

签到簿


菜单及随园食单
餐前介绍使我得知:“苏帮袁”苏帮菜是京城一群矢志追求厨者之本色和饮食之本源的学子匠人,不苛求复原历史上的随园菜式,不拘泥南味还是北派,不纠结继承传统还是开拓创新,取《随园食单》之饮食通则和传统烹饪技艺及养生搭配原则,承随园老人之品味志趣美学思想饮食礼节,借“随园精神”,共同弘扬中华食之本源和食之精髓。
北京苏帮袁创立于2015年,“苏帮”意指苏帮菜,“袁”则取自袁枚,装修风格典雅.力求还原清代《随园食单》,重现古法淮扬菜,独创订制了清明风格家具和器皿,以达到美食与美器的完美结合,让用餐客人赏心悦目之余尽情品味淮扬之健康美味。






晚宴餐桌局部
在苏帮袁的菜单和餐具上都有着这么一句话:一物各显一性,一碗各成一味。摘自袁枚的《随园食单》,表达的是——每一种食材、每一间餐厅甚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特点,需要食客自己去感悟。

餐具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一书是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随园食单》出版于1792年(乾隆57年)。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在须知单中提出了既全且严的二十个操作要求,在戒单中提出了十四个注意事项。接着,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 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叙及。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菜肴几百年来没有多少根本性的变化,他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广受追捧,非常实用。
《随园食单》文字简单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大都写了出来。实在是一本美食家的必读之书。有幸得到一本,虽然是个简本,比起古籍版却更易读取。
餐前还有江苏著名的昆曲的演唱,平时在来福士店才有的演出,今晚为周年庆晚宴而特别的安排,帮主的到来晚宴正式开始。

昆曲演出

帮主的一声上菜,让我的期待成真。

餐前水果
餐前水果精致开胃爽口

米酒
这米酒我把它叫做封缸酒,小时候特别爱喝,于是要了一杯,的确好喝,但已不是少年时的酒力,没喝几口就微醺了。

桂花米露
还是喜欢这个桂花稠酒,度数低,甜爽,加些冰很好喝,大家都喜欢,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扬州盐水鹅、糖醋小排、苏式素鸭
盐水鹅入味不腥,越嚼越感觉好吃;糖醋排骨是以前的味道,就是年纪大了感觉有点微硬;苏式素鸭很好吃,外皮很韧。

手剥凤尾河虾
这手剥凤尾河虾是一道功夫菜,不仅是厨师的功底要好,剥虾的小工也要有功底,每日也剥不出多少,此道菜每日供应数量有限,要吃到它需要提早到达哦。看起来就很新鲜吧,入口鲜嫩掉眉毛。能够有幸品尝到实数幸运无比。

酌酒四拼
醉黄泥螺是我从小就爱吃的菜,鲜美醉味;糯米藕精致可口;烤咸菜久违了,另一款小咸菜脆嫩鲜咸,都很好吃,下酒的四道小菜真地道的苏帮菜。

蟹粉豆腐
这道蟹粉豆腐看上去就是手工拆出的蟹粉烹制而成,闻起来香,吃起来鲜美,嫩嫩的豆腐拌着蟹粉的鲜味来一碗米饭才过瘾。

广陵一品肉
说起这道菜,经过厨师的精挑细选,从市场里大海捞针,才选到了这款三层以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厨师的精心烹饪,色泽红润,非常入味,鲜咸甜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被我一口吃掉,回味无穷,再来几块才过瘾啊。

太湖大白鱼
太湖白鱼是太湖三白之一。晚宴人多采用的分餐制,一条大白鱼被分成了十几份,每一份都很精致,经过鸡汤蒸制,搭配了嫩嫩的笋尖,味道鲜美,就是注意鱼刺哦。餐前看到邻桌上了一条超级大的白鱼,可惜我盗不到图。

草头鮰鱼肚
草头鮰鱼肚这道菜我还真是第一次吃到,每每去江南都不是草头下来的季节。今儿这草头也是有些过季了,鮰鱼肚做的劲道入味。

文思豆腐羹
文思豆腐羹相信大多数人都吃到过,每家的做法大同小异,苏帮袁的文思豆腐羹绝不偷工减料,每一份都货真价实的用料,味道鲜美,考验厨师的刀工。

淮安蒲菜
蒲菜,俗称草芽,为香蒲的嫩茎,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周礼》上即有"蒲菹"的记载。明朝顾过诗曰:"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蒲菜佳肴甲天下,古今中外独一家"。 蒲菜只在江南吃到过有数的几次,始终念念不忘。今天终于又得以相见,精心烹制的蒲菜清香爽口,嫩脆若笋,风味独特。

点心双拼
点心是桂花拉糕和萝卜丝酥。桂花拉糕糯米粉制作配以桂花酱,入口香甜软糯;萝卜丝酥饼是我从小的最爱之一,苏帮袁制作的更加精致细腻,微咸的萝卜丝馅以酥皮包制,入口绵软与酥皮搭配的恰到好处,相信爱吃酥皮点心的都喜欢。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看似简单很考验厨师的功底,蛋要炒得似桂花般松散细碎,配料要齐全,看我这份炒饭功力十足,平时我都很少吃主食,今天被这道炒饭诱惑了,全部吃光光。

杏仁豆腐
很意外的一道甜食,我的最爱之一,细腻爽滑,杏仁的清香适度,甜度适中。
至此,一顿高品质的晚宴美食结束了,大家还意犹未尽,这么好的美食离不开好的厨师,你知道吗?苏帮袁的苏帮菜总厨张国飞是一名80后的中国淮扬菜烹饪大师,平时喜欢美食相关书籍,淮扬菜、养生菜品的专研,誓做一个合格的厨师:多看、多学、多思、多问、多记。他认为烹饪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艺,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但只要开卷细读,用心体会并且按图索骥,认真研制,就一定能获得烹饪技艺的真谛。
晚宴结束前张国飞大师来到餐厅与我们相见,并听取对菜品的意见建议,这么好的菜品,我没意见啊!感谢帮主!感谢大师!

超喜欢飘窗的座位
这道飘窗是我曾经看了又看偷窥苏帮袁的飘窗,今日心愿得偿,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