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铝包子”松软可口 却害人不浅

来源:网络 2018年06月24日 20:06
小笼包铝含量超标

小笼包铝含量超标

近日,旬阳一包子店老板涉嫌给包子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导致“小笼包”内铝含量严重超标,被旬阳警方依法刑拘。

10月8日,旬阳县公安局接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案件:2016年7月13日,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旬阳县城区一包子店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对该店当日蒸的“小笼包”抽样送检。8月19日,经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该店所蒸售的小笼包内铝含量严重超标。

这一情况引起该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指令治安大队对该包子店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立案侦查。经侦查,旬阳县城区该包子店法人代表为张某,长期以来由其妻子罗某负责蒸“小笼包”并出售。2016年7月11日,该店原本使用的红双喜牌无铝泡打粉用完,罗某随即在市场购买香甜泡打粉使用。7月13日,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该店蒸的“小笼包”抽样,检测结果铝含量严重超标。罗某连续4天在蒸“小笼包”的过程中违法添加香甜泡打粉,该类泡打粉里所含硫酸铝铵正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10月13日,罗某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被旬阳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老板做铝包子被捕

老板做铝包子被捕

汉阳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到“老汉口”汽水包店进行了检查

汉阳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到“老汉口”汽水包店进行了检查,现场查获香甜泡打粉(含硫酸铝钾47%)1箱零4袋(合计25200克)。后经检测,该包子店自制的香菇糯米馅汽水包样品中铝含量为179毫克/千克,铝含量严重超标。

许某、孙某夫妇使用含硫酸铝钾的泡打粉制作、销售包子,违反了“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国家规定,其行为已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老板做铝包子被捕

老板做铝包子被捕

汉阳区食药监局将该案通报至汉阳区检察院,汉阳区检察院通过查阅案件材料和听取汇报后,发函建议汉阳区食药监局将该案移送汉阳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昨天,汉阳区检察院批捕了店老板许某,此案是今年汉阳区检察院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的首例立案。(实习记者 钱欣欣 通讯员陈康)

“铝包子”松软可口 却害人不浅

“铝包子”松软可口

却害人不浅

使用含铝的泡打粉不仅发面速度更快,制作包子时省时省力,而且蒸出来的包子颜色鲜亮、体积饱满、也更加松软可口。过去泡打粉主要是在油条、糕点、饼干等食品中使用,而近年来,馒头、包子等发酵面制品加工者也开始使用泡打粉,这是因为加工馒头、包子使用泡打粉,可以很好弥补酵母的产气不足。

“铝包子”松软可口 却害人不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铝依然是安全的。经监测发现,我国受监测人群中有30%多的个体超过了这个标准。

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铝会损害骨骼和神经系统健康,容易导致记忆力减退与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引发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疾病,对儿童影响更大。

“铝包子”松软可口 却害人不浅

因此,2014年,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出重大调整,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铝包子”松软可口 却害人不浅

昨天下午,武汉晚报记者探访了武汉几家包子铺,在位于汉口解放公园路附近的一家知名包子店,记者询问店内工作人员,他们在制作包子时,会不会添加含铝泡打粉?对方表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他们做包子用不着添加泡打粉。

另外一家包子连锁店的店长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培训时,就讲过不能使用含铝泡打粉,他们都知道这是违反国家规定的,所以从来没想过要用。记者又询问了三四家包子店,对于是否使用含铝泡打粉,对方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