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晒美食引来商机 网友整天被“吆喝声”刷屏

来源:网络 2018年06月25日 15:40
朋友圈美食商机

从单纯做给自己家孩子吃,到送给身边的朋友吃,再到卖给朋友圈,从最初的个人爱好到做成生意。最近两年,不少年轻妈妈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一门生意,搞起了“私人烘焙”,销售自己烘焙的蛋糕甜点。

相对于商业店面,“私人烘焙”打着“纯手工制作”、“真正无添加”、“原料百分百放心”的招牌,可是,他们无执照无监管做出的美味真的那么让人放心吗?

朋友圈晒美食引来商机

32岁的孙菲是一个年轻妈妈,女儿刚刚6岁。自从女儿出生后,孙菲就成了一名全职妈妈,她的女儿特别喜欢吃糕点,最初,孙菲在外面的蛋糕店买。后来,在朋友的感染下,孙菲买来烤箱开始自己试着做。第一次做好的戚风蛋糕,孙菲在朋友圈晒了一下,引来一大堆好评。女儿也特别爱吃。孩子上幼儿园后,孙菲的空闲时间特别多,开始每天换着花样做,北海道戚风蛋糕、曲奇饼干、蔓越莓饼干。做得多了,她就让女儿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孙菲都没想到,小朋友们吃完评价特别高,纷纷让妈妈给做。于是,小朋友妈妈们都让她多做一些,分给大家。时间久了,谁都不好意思白吃,后来,孙菲不得不像征性收费。就这样,随着朋友圈的传播,孙菲的甜点逐渐小有名气。

多数“私房美食”靠的只是信任

“一开始,我只是个人爱好,也没让朋友们转发。”孙菲说,“很多朋友觉得不好意思总免费吃,就给点本钱,微店就这么开起来了。”源于偶然的商机,让孙菲一年内卖出至少1000个蛋糕,每月收入能达五千元。 “因为都是卖给自己身边的朋友,所以在用料上肯定要用最好的。”孙菲在微信上销售烘焙食品两年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她都是在专业的烘焙店选购最优质的食材,都选择进口的动物性奶油,黄油也选最好的,甚至连牛奶都选择进口的牛奶,这样一来,虽然成本高了,但可以保证大家能吃到最健康的东西,也算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了。 经常在微信上买甜品的高洋说,她同学的妻子自己做的,都是选择最好的食材,没有任何添加剂,制作量也不大,都是卖给身边的同学朋友,肯定不会骗大家,所以买得非常放心。

微信自制美食多数无资质

“纯手工自制蛋糕,保证新鲜。”“提前一天预订,独一无二的糕点任你选择。”随着微信被广泛使用,微信上售卖各种自制美食的“微商”渐渐多了起来。 除了烘焙食品,还有的人在朋友圈做猪蹄、做香辣藕片、做牛轧糖。好多人最初只是自己喜欢做,喜欢晒,没想过出售,但架不住买家的热情,一点儿一点儿把自己推上微商的道路。可是,微信销售自制食品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呢? 孙菲说,她都在去正规的烘焙店挑最好的食材买,为保证新鲜,一般是接受顾客预订后才开始做。总之,用给自己家孩子做食品的心态去对待购买的客户。但是,孙菲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办理什么食品经营许可证,只要保证材料新鲜就不会出什么问题,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孙菲一样的卖家并不少,几乎所有的自制食品卖家都没有相关经营许可证。而且,购买他们食品的消费者也不会想到去检查所购买食品是否有经营许可证。

微信卖食品也应取得资质

鞍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销售食品,商家都应该按相关规定取得食品经营许可。通过微信“朋友圈”开微店营利,也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只是目前,监管部门可以对淘宝等大的线上平台进行监管,但对微信朋友圈的监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标准的蛋糕生产有一整套行业规范,但大多私房烘焙就是利用自己的厨房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加工,没有相应的加工设施、冷藏设施,存在部分原料过期、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万一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由于没有消费凭据,后期维权也会比较困难。该负责人同时建议消费者,通过微信购买这类私人烘焙产品时也要谨慎对待,取得消费凭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只是朋友之间的买卖,那就属于私人交易,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将可能面临维权难、举证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