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城轻食餐厅悄然兴起 众餐饮打健康精致牌

来源:网络 2018年07月01日 18:59

“民以食为天。”2016年,对锡城的餐饮来说可以算是个“大年”。市工商局注册处最新统计显示,全年新增餐饮服务业个体户11490家,同比涨幅高达18.34%。而在一众餐饮中,健康、精致两张牌成为行业的“一股清流”,刮起了小清新的“轻食”风。

锡城轻食餐厅悄然兴起 众餐饮打健康精致牌

素食与草,“轻食”扎根锡城

轻食,低脂肪、低热量、少糖、少盐且富含高纤维和营养的食物,这种在欧美很流行的饮食风格,近年来悄然在锡城生根。从大众点评网上搜索,走“轻食”风的餐厅有40多家,其中店名中含有“轻食”字样的餐厅就有21家,营业时间都不长,大多在2016年开店。这些餐厅的风格非常明显,环境简单、雅致,菜品追求精致、健康,人均消费在40元左右。

去年年中在云蝠大厦开业的愫拈花是一家纯素食餐厅。一进门就是古色古香的感觉,门口摆着书架,放了佛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及多盆绿植。跟一般自助餐厅座位拥挤不同,这里邻座之间的间距比较大,且都是中式风格的原木桌椅,看上去更像是喝茶的地方。冷菜的摆盘也精致、讲究:没有装得很满,做出了各种造型,既有美感,也容易勾起食欲。老板介绍,他的定位是立足于现代都市中产家庭的健康晚餐,“晚餐吃点素有益健康,而且自助餐的品种多,相对来说营养也更丰富”。

与愫拈花这种大型餐厅不一样的是,多数的“轻食”餐厅门面并不大,走的是快餐式的路线。在三阳广场地铁站的商业街里集中了好几家轻食餐厅,大开沙界就是其中较火的一家,卖各种西式沙拉。餐厅里的桌椅不多、空地较多。点餐时也看不到菜单,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筹码”。店员介绍,这种点餐方式是他们的特色,筹码上写着果蔬的名称,选好相应的“筹码”,店员会根据顾客的选择进行配餐。与它间隔不远的“味吉彩”则主打日式简餐轻食,但仍旧追求精致。招牌的九格定食便当端上桌时像礼盒一样,里面的九种食物每种只有一点点,非常“卡哇伊”。

锡城轻食餐厅悄然兴起 众餐饮打健康精致牌

“小众”风格,经营不温不火

从大众点评网上看到,参与这类餐厅评价的网友并不是很多,最多的有一两百人,最少的只有一人,跟动辄有上万评论的传统餐厅比较来,算是比较小众的。但是网友们给这类轻食餐厅的打分都较高,基本在4颗星左右(最高5颗星),评价时也往往会用“健康”“精致”“菜品丰富”这类词语来描述,也有部分网友觉得吃顿“以素为主”的便当人均40元的价格有点贵。

但是,对经营者们来说,目前要把这类新兴的餐饮店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愫拈花的老板表示,营业半年以来,自己是略有亏损的。他算了笔账,270平方米的门面一年租金45万,员工的工资每月支出8万,折算下来,每天需要有200个顾客到店消费,才能维持收支平衡。而目前每天的顾客大约一百三四十人。昨天中午十一点半,正好是午饭时间,可来店消费的顾客只有寥寥几人,让偌大的餐厅显得格外空旷。“现在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四五十岁左右的,既有消费能力,也有养生理念”,老板表示,常常有小年轻走到门口,一看是吃素的,就嚷嚷着要吃肉,然后就走开了。

同样的时间段,在市中心的大开沙界和米有沙拉店里顾客也很少,而相邻的一些面食小吃类餐馆则需排队等候。两店店员均表示,平时的经营情况其实还好,晚上光顾的人要比白天多一些。“刚开业的时候人特别多,都要排队的,现在热度不如从前了。”米有沙拉的店员表示。采访中发现,不少选择晚上光顾“轻食”餐厅的顾客会用一句“中午吃草吃不饱”来回答自己的选择。

“三巨头”撑起“轻”餐饮

1、外卖“拓”渠道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外卖市场重点已经从高校市场转战白领市场,逐渐切入下午茶这个细分领域。除了传统午晚餐,外卖平台也相继推出下午茶等全新类目,多维度丰富外卖品类,这也意味着轻食市场的可行性。记者用“美团外卖”搜索人民医院附近的轻食餐厅,结果显示有3家,而“饿了么”上则有2家。这一片区的“美团”外送员表示,一个人每天能接到2个左右送“草”的单子。而这一送餐数量在市中心则相对高一些,“美团”市中心片区的外送员表示,基本中午就能接到3单,主要是写字楼用户。中午十二点,在大开沙界,记者就偶遇了上门取餐的外送员。

拓宽销售渠道之余,互联网也为轻食创业者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广告平台。专门做寿司、水果沙拉、海鲜等轻食的啊里嘎多寿司店开业之初就一直通过微信平台推广,并且接单外送。该店拍图上传赢折扣的朋友圈营销方式也是相当奏效,图图相传就增加了不少客户群。

2、便利店“推”文化

据了解,国内轻食概念的引进主要是来源于近些年在都市中逐渐兴起的便利店文化,拥有“日本血统”的便利店通常会贩卖饭团、三明治、寿司、凉面、色拉、关东煮等典型轻食食品,而工作繁忙、注重饮食健康的都市白领则成为最早接受并钟爱轻食主义的人群。

调查发现,在近年来迅速扩张的全家超市,不论多小的店面都会售卖饭团、简餐、水果拼盘、蔬菜沙拉等,而不少轻食食品的外包装上甚至明确标注了卡路里数值,便于顾客选购。“盒饭的品类不到20种,每种进2-3盒,全部能销出去,甚至供不应求”,地铁三阳广场站的全家超市工作人员如是介绍。

3、健身概念“捆绑”营销

随着独立健身房的客户群越来越多,餐饮和健身也开始了捆绑营销。在米有沙拉店内,就竖起了一块“你吃沙拉,我送私教课”的合作戗牌。而锡城不少健身房则推出了“健身餐”、“瘦身餐”,精致、好看的蔬菜沙拉,配上高蛋白的鸡胸肉、三文鱼肉等成了主推款式。因为自带“减肥”属性,很多健身人群愿意为此买单。

据悉,在上海、北京,做“草”的轻食餐厅其市场推广上就是开展“最佳合作伙伴”计划,通过给健身教练分发餐厅优惠卡,利用他们的人际网络辐射到目标用户。甚至和餐厅直接合作,将存放即食餐点的冰柜放到了健身馆里。

业内:“办公室场景”或带来春天

目前有些商家存在“跟风”的苗头,“光流行什么做什么是不行的,得做什么钻什么才能长久”,对于这一年显得蓬勃的“轻”主题餐饮,市餐饮协会秘书长余燕凌如是说。

市工商局注册处工作人员则表示,做小规模经营的主题餐饮是未来的方向。“小型餐饮业的发展不会受制于管理成本、注册门槛等条件限制,开设这类餐饮相对简单”,他分析,而且相较于传统的宴会式中餐,这类餐饮能够在味觉、视觉、到店体验等多个角度给顾客带来更多的刺激。而和健康、养生主题相关的“轻食”餐厅则会越来越符合当下的生活状态。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轻食外卖也是未来的一大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