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东莞》:东莞这群90后 用美食记录东莞的样子

来源:网络 2018年08月10日 17:57

《味道东莞》:东莞这群90后 用美食记录东莞的样子

《味道东莞》:东莞这群90后 用美食记录东莞的样子

《味道东莞》:东莞这群90后 用美食记录东莞的样子

世界读书日当天,《味道东莞》在莞城图书馆举行新书首发。该书是东莞第一部以90后成长记忆为线索,记录东莞300多家食店的书籍,如同一部东莞民间美食指南。翻阅图书,书中图文并茂,但并没有刻意介绍这些食店,而是让与这些店有交集的吃货,写一篇相关回忆小散文,满篇都是记忆,满篇都是情怀。

这本书的作者人数众多,这群可爱的土生土长的90后,利用业余时间,用一年多的时间踏遍东莞每一个镇街,穿街走巷寻访每一个食店,“不计成本,不计风险”,只是想记录、传承属于东莞人的味道。因为“离开东莞,东莞味道就是无数东莞人的乡愁。”

“这本书是老莞人的回忆录,是新莞人的工具书。”该书主编方丽明说,他们编著此书的立意是为了记录那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东莞味道,让老莞人记住老手艺,让新莞人通过美食认识、融入东莞。为了让新莞人能找到这些食店,书中有300多家食店的定位二维码,读者扫描就能导航过去,用心良苦。

一个“吃货”组成的团队

“放心,我们不吃‘胡建人’!”得知记者是福建人,方丽明突然开玩笑说。聊天中,在这位活泼幽默的厚街女生那烈焰红唇里,似乎唯有美食和笑话不可辜负。

方丽明不仅是《味道东莞》的项目策划人和主编,也是公众号美食大搜罗的创始人之一。据她介绍,其团队有30多人,基本是东莞本地人,也都是吃货。而她自己的吃货基因从小就有,并在父母的“培育”之下日益强大。“东莞人爱吃,东莞口味也挺包容的。”方丽明笑着说,东莞原本地理形态也丰富,有山区,有水乡,也有靠海的地方,食材丰富,口味多元,加上外来人口多,交通四通八达,是一个小小的枢纽城市,东莞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包容性很强。

从小在厚街长大的方丽明对东莞美食并不陌生,父母都很“好吃”,尤其是妈妈,在她出生前在酒店当大厨,后来当了全职妈妈后,就把手艺用在家里的一日三餐上。“我这枚吃货从小就被培养起来了,而且起点还很高。”方丽明笑着说,她喜欢旅游,但并不是奔着景点去的,她经常避开那些出名的景点,走街串巷寻找当地特色的美食,甚至有些城市去了七八次了,但那里的景点却一次也没去过。

团队里的吴东儿则是老莞城人,被小伙伴们称为“莞城街霸”,因为在莞城,没有一条巷子她不熟悉的,而这项技能是其“搵食”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修炼而成的。和方丽明一样,东莞的吃货基因也是从小被培养起来的。东儿的妈妈开过小店,早餐到夜宵都卖,家里的外婆也是做菜高手,能做好多拿手好菜,尤其是妈妈和外婆还经常穿街走巷带着东儿去搵食,吃地道的东莞美食。“莞城有很多特色美食小店小摊,我从小就到处搵食,从他们兴盛吃到很多小店消亡。”东儿笑着说,现在有些东莞本土小吃,我的同龄人听都没听说过,但我都吃过。

正在消失的老手艺老味道

“搵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我们慢慢就发现,很多填充着我们儿时记忆的本土美食正在快速消失,尤其是当有一天去搵食,发现那熟悉的小店关门了,那熟悉的人情和味道也一并消失了,内心很难受,空落落的。”东儿感慨说,那些地道的本土美食,那些老手艺、老字号正在快速消亡,不仅在她成长的莞城,在其他镇也一样——这是他们采访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这些“东莞味道”的消失原因很多,但其中“搵食艰难,做食辛苦”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店的毛利率是很低的,比如我们采访过的一家开了40多年的牛杂店,一份牛杂的成本如果是10元,售价也就12元,基本赚不到什么钱,有时候他们高兴,也就多加点料,并不计较,毕竟是街坊邻里。”东儿说,开牛杂店的那对夫妻,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少休息过。“别看他们只是晚上经营几个小时,却要付出一整天,早上很早就要去弄。”东儿强调说。

“老东莞人对这些街坊小摊的价格很敏感,稍微加价几毛钱就会有意见,而对外面的新店的加价则容易接受。”方丽明呼吁老莞人不要对老字号太挑剔,要换位思考。

除了老街坊不太理解,老一辈的手艺人逐渐衰老,身体慢慢吃不消,而其子女们大多不愿意接手,后继无人。据东儿介绍,那个开了40多年的牛杂店,子女不仅不愿意接手,甚至也不愿意到店里帮忙。

最让东儿印象深刻的是在石排采访聚兴酒楼的老板连姐的经过。当她问连姐做这行辛不辛苦时,连姐还笑着说,“习惯了也不辛苦”,但问及愿不愿意让孩子来接手她的手艺时,连姐则犹豫了一会儿,接着泪水就在眼里打转,最后哽咽地说“不愿意!”原来,连姐夫妻因为做了这行,每天起早贪黑,失去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很多片段,至今还心痛、愧疚不已,她不想自己的错误在后代身上重复。

“那些还在坚持的老店,很多是因为不舍,他们并不太在意生意,因为生意太好,他们自己身体承受不了高强度的负荷。”方丽明说,很多老店只是做街坊生意,不想被打扰,所以也不太愿意被拍摄。

穿街走巷去记载东莞味道

至于这种消亡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我去石排采访时,当地的吃货们告诉我有20多家,等我们采访后发现还在的只有8家。”东儿说,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大多的情绪就是着急,“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哪天说没了就没了。”

从2015年底,方丽明就开始策划、组织《味道东莞》采写,但她一直不太敢去找政府相关部门帮助,因为她自己也不确定这本书能不能最后出来,只是心中那个“想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的想法一直推动她去“不计成本地去做”。

《味道东莞》的主创人员基本是90后“土著”,方丽明说,他们团队大多数是小女生,一个人要背着各种设备,走街串巷到陌生地方去寻找那些只有吃货才知道的小店小摊,很辛苦也很危险。

东儿第一次去石排采访是在下班后过去的,打的到那个小店周边后,连司机也不知道怎么走,最后被司机“赶”下车,只能问当地人,但他的莞城话和当地的石排话简直是鸡同鸭讲,好在最后碰到了一个听得懂普通话的年轻阿姨,才知道小店的地址就在她下车的100多米开外。“现在想起来,真的有些后怕,我一个女生那么晚,跑那么远去找一个村中小店,多危险呀。”东儿笑着说。

很多店不仅偏远,而且都只在特定时间段经营那么几个小时,很难碰到。东儿有一次去采访,那家上午10点就关门了,当她千赶万赶到达时,店主因为要去吃喜酒提早关门,正在拉卷帘门。“看到那一幕,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东儿说。

“这本书是老莞人的回忆录,是新莞人的工具书。”方丽明说,《味道东莞》的著书立意,让老莞人记住老手艺,让新莞人通过美食认识、融入东莞。为此,他们不仅走访踏遍了每个镇街,实地走访甚至暗访了多家本地小店,最后记录了300多家店,并详细讲述了70多家店。

这份记录的心意,沉甸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