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与中国美食 让中国名菜甲天下

来源:华通新社 2018年08月12日 08:55

中华民族是有智慧、最勤劳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从狩猎、捕鱼等最原始劳动中,发展到农耕文明的伟大民族。在关系华夏一族生活品位的方面,中国人自古在餐桌上就有自己独特的餐桌文化。而且,有很多美食还与我们在大思想家,文豪有关联,如孔子菜、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等都中国最爱的美食。

翻开中国与美食文化相关的历史,夏朝有个大人物伊尹,他不仅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约公元前16世纪初,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伊尹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

老子对前辈伊尹的智慧也不得不感叹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甲乙经·序》都有众多记载。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

据传,孔子在中国不仅是一个文化大儒,也是一位美食家。不过,那是孔子走的也就是黄河周边的国家,饮食还属北方菜系。而北方菜,也就是山东菜为主的鲁菜。当年遍布京城的鲁菜,其源头就在孔子菜和孔府宴。

孔子菜:味偏鲜美,且有鲜、嫩、香、脆的特点,日本关东和东北地区特别喜欢这样的中华料理。后来,我到日本又将孔菜介绍到三越百货商店,在全国巡回中国展上,专门让中国厨师进行孔家菜表演。

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物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整个餐饮界都是在以此为指导思想,大力创新,中华餐饮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孔子菜有成官僚士大夫菜,包括一些出自豪门之家的名菜。官府菜在规格上一般不得超过宫廷菜,而又与庶民菜有极大的差别。唐代黄升“日烹鹿肉三斤,自晨煮至日影下门西,则喜日:‘火候足矣!'如是者四十年。”贵族官僚之家生活奢侈,资金雄厚,原料丰厚,这是形成官府菜的重要条件之一。

孔府菜于2011年被列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入了空竹、一些民间故事和烤鸭的行列。然而,就算在中国本国,也很少有人认为孔府菜独具特色。中国菜肴通常被分为四大菜系、八大菜系或十大菜系,但这位哲学家的传统并不在其中。

孔子语录《论语》中赞扬学者不追求口腹之欲,不暴饮暴食。据称,孔府菜这一烹饪传统源于用来招待来到这位圣人出生地的皇帝和高官的菜肴,而不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口腹之欲。

东坡肉

东坡肉是四川眉山和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轼赴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苏东坡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

东坡豆腐

据说东坡豆腐也是苏东坡发明的,苏东坡很重视饮食养生,特别是素食养生。不久,他被迁职转移,到了浙江杭州,又到了广东惠州,走到哪里,他的“东坡豆腐”就在那里广为流传。

豆腐洁白如玉,柔软细嫩,清爽适口,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欢迎。苏东坡曾为豆腐写下“煮豆为乳脂为酥”的诗句,以精炼的语言把制作豆腐形象化,用准确的字眼道出豆腐,为食品之精粹,成为中国人最爱吃的美食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