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满口香

来源:食品与健康 2018年08月29日 16:07

我做的馒头咬一口满嘴金黄留香

米丽宏

民以食为天。在我小的时候,馒头就是北方地区老百姓的“天”。母亲从小教育我,对白面,须持一份谦恭。因为,再大的事也大不過“天”。

小时候,我的家境不好。难得吃上一次纯白面馒头。加了树叶、野菜的馒头,口感发腻;掺了玉米面的馒头,粗得掉渣儿。一掉渣儿奶奶就说:“妮儿啊,用手接着,不敢让老天爷看见了。糟蹋粮食,下辈子托生要变猫的。”

十来岁,我家可以敞开吃白面馒头了。人家的馒头,攥着吃。我家的馒头,搬着吃。因为我娘做的馒头个儿特大,赛过碗口,又暄又香。暄是有筋道的暄,香是纯纯的麦子香。半个馒头,一碗玉米糁子粥,几条淋了香油的萝卜老腌菜,能让人感觉日子是那样的有声有色。那种富足清淡而温暖。日子里有了馒头,令人感觉安心踏实,做事情,过生活,都有了底气。

上了师范学校,馒头是我一日三餐的主食。学生生涯的每一天,几乎都是以馒头开始,又以馒头结束的。食堂里的馒头是长方形的,看上去不起眼,嚼起来却很筋道。那时节,馒头不仅是我果腹的食物,还是我的夜宵和点心。上晚自习时,我就会想,饭盆里还扣着一个馒头,枕头底下还压着一本好书。于是,下课后情不自禁便加快脚步,好像奔赴一场美丽的约会。很奇怪,青春时代似乎是饥饿的代名词,总是感觉那么饿。

是馒头填充了胃的空虚,是书填补了头脑的空虚。

后来,我才知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宋朝时,馒头也是国子监大学生经常食用的点心。不过,那时的馒头相当于现在的包子。岳珂有《馒头》诗:“几年太学饱诸儒,余伎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楼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政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诞聊合慰馋奴。”

文学作品里的馒头种类五花八门,单单用作祭供的馒头,就有平坐小馒头、捻尖馒头、卧馒头、捺花馒头、龟莲馒头、荷花馒头、葵花馒头等等,分四时各派其用。我没见过,也没尝过。我吃过的馒头里,最好吃的是我娘蒸的馒头。

我娘蒸馒头很精细。她用井水和面,一次将水倒足,这样面团才会有韧性。蒸馒头的锅,是一口大铁锅,锅盖是枣木的,箅子是高粱秆儿的,柴火有时候是棉花棵、玉米芯,有时候是山上拾来的硬烧柴。娘把馒头剂子一个个揉好,安顿在金黄光滑的箅子上,锅底下大火猛烧,等水一开花,稍减火候,用文火慢蒸。十来分钟后,锅盖一揭,一团白汽冲天而起,犹如现代电视机里“秀”开场时的声势威猛。白汽缭绕间,却见馒头一个赛一个文静、低调出场,端的是花未全开月半圆的矜持和娇羞。

蒸馒头要注意火候。火势过猛,馒头会裂缝,一张光滑的皮儿包不住膨胀的野心;火势不及,馒头会萎塌,七歪八扭站不成一个馒头应有的姿势。想一想,人活着何尝不是讲一个火候?不可太畏葸,不可太用力,六分醉七分饱才刚刚好。矫枉过正,会伤筋动骨;随波逐流,保不准会掉进阴沟里,弄一身臭污泥。这,难就难在一个分寸和尺度。

如今人到中年,有累,有痛,有风,有雨,有那么多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多欲望和目标,简直像一个馒头,蒸在锅里,架在火上,没处躲,没处藏,没选择,没退路。那就将猛火当成砥砺,把慢火当作阳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人生的壮美。一架蒸锅的熬炼,何尝不是人生的淬炼?惟愿烟熄火灭,尘埃落定,留给人的,是馒头满心满口的馨香和真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