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首次走进“非遗美食” 体验北泉手工面制作工艺

来源:网络 2018年09月17日 05:38

被评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泉面,细匀如丝、洁白似雪、中心通空、味道鲜美、回锅不腻,那是怎样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口碑良好的北泉面呢?4月22日,新华重庆小记者驱车前往了位于北碚缙云山的重庆北泉面业有限公司,跟随北泉面第六代传承人肖浪一同走进“幕后”,探秘其中奥秘。

烘干房内,挂满了正在北泉面

▲烘干房内,挂满了正在北泉面。新华网发(喻盾 摄)

据了解,北泉面完整制作过程有28道工序,除了烘干,其余工序全部都是手工完成的。为了让小记者能快速的实践体会到制面过程,肖浪已为小记者准备了醒好的面团。现场,只见醒过的面条在面师的独特手法下,面团初步变细,并在面条表面洒上豌豆粉,再刷上一层香油继续醒面。

教授小记者制作技巧

▲上棍工序中,第六代传承人肖浪正在教授小记者制作技巧。新华网发(喻盾 摄)

“先要绕一个圈,再交叉绕,如此重复……”在经过了扯环条、堆条等工序后,肖浪把一根竹棍,一根铁棍插在墙上的孔里面,把盆中的面条搓成菱形,熟练地将面条在两根棍上绕环。“这是上棍的环节,要在棍子上绕环60圈才算规范。” 肖浪解释道。

在一旁看得跃跃欲试的小记者们也上前,在肖浪手把手的指导下,略显生疏地进行尝试。体验过的小记者表示,有一点难,但是非常有趣。肖浪也表示,上棍属于工序中较难的部分,初学者都不好掌握。

尝试拉面

▲小记者在肖浪的指导下尝试拉面。新华网发(喻盾 摄)

如果说上棍是工序较难的部分,那么扯扑工序就是最有趣的部分了。首先肖浪将上棍后放在槽中继续醒的面,扑上粉,再用面棍将面条分开至根根分明,“这就是北泉面,第二天回锅依然丝丝分明的诀窍。” 肖浪谈到。

都说北泉面细匀如丝、洁白似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细腻精致。为了让小记者们能更好的体验拉丝的工序,肖浪将“舞台”搬到了室外,并将分好的面条挂在插孔中,分步骤将面拉扯成细丝,可达到2米、4米的长度。

尝试将面条拉扯成细丝

▲小记者正在尝试将面条拉扯成细丝。新华网发(喻盾 摄)

最后一道工序则是切面环节。被烘干的面条,按要求进行切割,并在切的同时,要反复筛选,将成型不整齐的面剔除。“最好的北泉面,在切割的中央几段,这里的面细如发丝。”肖浪对小记者说道。

“整个工序中,除了烘干房内有机器,都是全手工的,非常了不起。”现场陪同家长表示,今天真正见识到了“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

两位师傅正在进行堆条工序

▲两位师傅正在进行堆条工序。新华网发(喻盾 摄)

当小记者问到“如何传承延续手工面发展”时,重庆北泉面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顺超谈到,北泉手工面始创至今已有近150年,一代代相传下来,要求的就是要有“匠心打造品质”的这一种精神。(郝梦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