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促进鲁菜传承与发展

来源:网络 2018年09月23日 16:38

鲁菜为我国著名的地方菜系,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与山东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尚习俗密不可分。鲁菜以精湛的烹饪技艺,讲究内涵、追求大气的独特风格,以及清鲜脆嫩、咸鲜适口的鲜明特色,而享誉国内外,在传统的四大菜系中独领风骚。

山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念,对鲁菜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山东位于黄河下游,气候温和,物产富饶。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水果产量居全国首位,水产品产量在全国居第三位,酿造业历史悠久。

丰富的资源和古老的文化传统,为鲁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治馔便见诸史籍。《礼记》一书对膳、食、饮、烩、脯、羹、珍等,从原料搭配、烹调方法到调味要求,都做了专门论述。《礼记·内则》称“调和方法,因料而用;五味之用,因时而易”;对调味的要求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礼记》中还记载了烹、煮、烤、烩、爆等多种烹调方法和要求。《礼记》中这些关于烹饪的记载,大多来自齐鲁之邦。它们在这些地区广为流传,相沿成习,从而奠定了鲁菜的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鲁菜演进较快。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方法,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提到的煎、烧、爆、炒等方法,目前仍在鲁菜中广泛应用。《齐民要术》中有关烹饪的论述,对鲁菜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隋、唐、宋、元各代的锤炼和提高,鲁菜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

到明清时期,鲁菜继续保持古朴情韵,并不断学习其他菜系之长,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时鲁菜开始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珍馐,并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广泛流传。

据史料记载,明清以后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鲁菜在我国北方餐饮市场一直处于霸主地位,当时北京、天津等地的鲁菜馆曾占到当地餐馆的70% 以上,在山东当地更是无出其右者。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粤、川、湘等菜系发展迅速,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而鲁菜却江河日下,市场份额大幅减少,甚至一度出现了衰败局面。

为何鲁菜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有专家分析认为,影响鲁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创新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合饮食潮流的鲁菜被淘汰,但传统鲁菜发展观念又较为滞后,导致菜品陈旧、缺乏创新。

二是厨师更新换代问题。目前鲁菜厨师青黄不接,年老的多,年轻的少,出现人才断层。

三是标准化问题。跻身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的鲁菜,拥有1000多道经典菜品,菜品不可谓不丰富。但同样一道鲁菜,不同地方的味道和做法却又大相径庭,各家都说自己的是“正宗”,这对鲁菜的定位、品牌推广和产业发展都极为不利。再加上外来菜系的冲击,鲁菜越来越失去了其鲜明的个性。

为改变这一现状,山东省2005年制订“十一五”规划时,就有专家和政协委员提出鲁菜标准化问题,但得到真正实施是2009年。这一年,山东省质监局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开展鲁菜标准化工作,并制订《鲁菜标准体系表》,确定了“鲁菜纲领”。根据地域及文化的不同,将鲁菜分为 “鲁东菜”、“鲁中菜”、“鲁西菜”、“孔府菜”和“清真菜”五大类。每一大类都对鲁菜综合标准、烹饪原料标准、烹饪工艺标准、鲁式菜品标准和烹饪设备使用标准进行明确规定,这意味着菜品冠名鲁菜,要经过多道“标准”关,因为有了标准,才能对规范鲁菜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才能重塑鲁菜形象。

2010年,全省各市开始了鲁菜标准编制起草工作。经过4年多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53道鲁菜标准颁布实施,其中烟台市福山区以33道鲁菜独占鳌头。在鲁菜标准起草这件事上,福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走在了全省前列,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在选择入编标准的33道鲁菜工作时,也花费了很大心思。他们匠心独运,慧眼识珠,所选择的33道鲁菜,不仅是鲁菜的经典,而且涵盖了福山乃至全省的主要烹调技法,遵循了低盐、低糖、低脂原则,符合现代人营养、健康、美味、时尚的需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为未来标准的颁布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鲁菜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咬定鲁菜不放松,深深扎根传统中。改革创新循规律,千变万化不离宗。”在标准的引领下,鲁菜一定能走出宾馆、饭店的单一消费格局,面向广大消费者,以便捷、营养、卫生、安全、经济实惠为特点,重新赢得大众的信赖和喜爱,形成高中低档多样化发展的新格局,再次引领中华饮食新潮流。

最新文章